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研究 > 民族地区研究

关于打造黄河宁夏段文化发展新增长极的思考和决策建议

作者:马军  责任编辑:CcRsccnu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3-03-15  浏览次数: 9452

按: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把宁夏打造成为黄河宁夏段文化发展新增长极提供了历史机遇。

一、打造宁夏段文化发展新增长极是新时代新阶段宁夏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一)宁夏段黄河基本情况

黄河自宁夏中卫南长滩流入宁夏境内,从石嘴山市头道坎入内蒙古自治区,流经宁夏397公里,占黄河全长(5464公里)7%,属黄河上游下段。黄河流经中卫、吴忠、银川、石嘴山四个地级市13个县(市、区),人口密集,工业企业集中,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密布,集中了全区约66%的人口(城镇人口占78.2%)、85%的经济总量、94%的财政收入,生产了全区57%的粮食,是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是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黄河宁夏段生态保护治理规划(2020—2025年)自治区水利厅)

黄河是宁夏最主要的水源,是支撑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命河,也是最重要的生态廊道。宁夏是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自古宁夏因黄河而生,黄河哺育了宁夏、富裕了宁夏、美丽了宁夏;黄河造就了银川平原,孕育了丰富而悠久的黄河宁夏段文化。认识宁夏黄河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是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有力推进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现实要求,是切实推进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等一系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地生根的保障,更是打造黄河宁夏段文化的新增长极的绝佳路径。

(二)打造宁夏段文化发展新增长极是新发展阶段赋予宁夏的时代任务

2019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和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年10月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一批优质的黄河文化旅游产品加速涌现,让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感受黄河文化与其时代价值,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政策支撑,赋予了宁夏时代任务。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要求深度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围绕讲好“黄河故事”、展示宁夏形象,推出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搭建有品牌力的文化载体、建设有带动力的示范项目、打造有传播力的宣传平台,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建设厚植家国情怀、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时代精神、各民族同进步同发展的和谐家园,使宁夏成为彰显黄河文化、展示黄河文明的重要窗口。

二、打造宁夏段文化发展新增长极是实现全区高质量发展应有之义

(一)黄河宁夏段文化价值和历史背景

对于文化自信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振聋发聩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正如《中华诗典》总主编赵德润所说,“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往往要回望自己的历史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本文重点探讨宁夏如何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科学和长远的规划,协同发展与先行区建设相适宜的黄河宁夏段文化,打造黄河宁夏段文化发展新增长极,以文化建设引领和助力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和建设。

黄河宁夏段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许成在《宁夏考古文集》一书中指出,“宁夏地区原始社会文化、东周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青铜文化、岩画和西夏考古等方面的研究,在学术界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宁夏远在三万年前就有了史前人类活动的踪迹,地处宁夏灵武的黄河东岸水洞沟遗址,是最有代表性的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现存的水洞沟遗址、贺兰山岩画、西夏王陵、明长城、须弥山石窟等,还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商贸往来历史。

在沿黄流域中孕育、发展了富有鲜明区域特色的黄河宁夏段文化,其所蕴含的多民族聚居、坚守原则、和谐共处、同根共有等理念和中华文明所内涵的爱国主义、和谐团结、变革图强、睦邻友好等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理念相互统一、相互印证。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通过对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革命文化的丰富内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价值,增强黄河流域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建设厚植家国情怀、传承道德观念、各民族同根共有的精神家园”。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站在世界历史和发展的新起点上,为我国如期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涵养,成为传承黄河文化精神和时代价值的重要载体,深刻影响着每一代宁夏人。

(二)打造黄河宁夏段文化发展新增长极的保障性政策和措施

当前,随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20〕1409号)指导性文件的实施,围绕智慧水利、智慧港口、智慧旅游等成长潜力大的新兴方向,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培育形成一批支柱性产业。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包抓工作机制会议,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2年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暨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确定长征、长城、黄河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建设项目全面开工。宁夏已经在建设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开局步伐。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探索中,在转型发展、绿色发展道路上,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普及和全域创建,全力打造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和大西北一站式旅游目的地,构建传承与之相匹配的特色鲜明的黄河宁夏段文化,亟需创新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的文化发展战略,加快黄河宁夏段文化建设步伐,倾力打造中国西部沿黄文化大省,打造黄河宁夏段文化发展新增长极。

三、以先行区建设为龙头的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为打造黄河段宁夏文化发展新增长极提供了制度保障。一个地区的代表性文化,往往对其发展取向、发展形态、区域竞争、经济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紧紧抓住新阶段先行区建设历史机遇,聚焦黄河宁夏段文化建设、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是构建黄河文化大省首要任务

(一)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建设黄河宁夏段文化发展新增长极的重要驱动力、政策保障

世界各经济体的公益性文化产业单位实收资本主要来源于政府支出、广告以及私人或企业的赞助和捐献等渠道。欧洲理事会与欧洲比较文化研究所估算,2011年欧盟各国公益性文化产业单位实收资本的70%~80%来源于政府支出。其中,瑞典、奥地利、丹麦和波兰政府的支出额,分别达26.3、23.0、22.4和19.6亿欧元,平均为22.825亿欧元;分别占各国公益性文化产业单位实收资本的83.1%、79.5%、79.0%和72.6%,平均支出率达78.55%。

从国际文旅统计测算可以看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人们的休闲主体渐变为文旅模式,度假旅游消费占比近30%。从城、区国际化发展来看,评估自身文化价值不可或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平均为5.26%,约75%的经济体在4.0%~6.5%之间。其中,美国最高,达11.3%,韩国、巴西、澳大利亚、中国、新加坡和俄罗斯均超过6%,加拿大、英国、中国香港、南非和中国台湾则分别达到5.4%、5.2%、4.9%、4.1%和2.9%。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显示,2012年,世界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达9055亿美元,是2003年的1.9倍,年均增长7.4%(%指代增长或减少多少个百分点,用法下同)。其中,文化产品出口和进口额分别达到4738亿和4317亿美元,分别是2003年的2.1倍和1.8倍,年均分别增长8.7%和6.6%。联合国贸发会议2014年初预测,排除其它因素干扰,全球文化产业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逐年提升,每年平均提高0.7~0.8%。

最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国贸发会议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导致2008年全球需求骤降,国际贸易萎缩12%。但是,全球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却逆势持续增长,2008年的出口总值达5920亿美元,是2002年的两倍多,年均增长率达14%,高出同期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额增速6.6%。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占GDP的比重为4.43%,比上年下降0.07%。分行业看,2020年,文化服务业增加值为28874亿元,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4.2%,比上年提高0.9%;文化制造业增加值为11710亿元,占比为26.1%,比上年下降0.8%;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为4361亿元,占比为9.7%,比上年下降0.1%。分领域看,2020年,文化核心领域增加值为31565亿元,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0.2%;文化相关领域增加值为13380亿元,占比为29.8%。从增长速度看,内容创作生产增长速度最快,实现增加值10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文化娱乐休闲服务受疫情影响最严重,实现增加值1922亿元,比上年下降19.8%。

总体上对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上述数据和国际贸发会议的同质数据变化轨迹和预期分析是基本吻合的。

1.从上述数据可以做出以下基本判断

一是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快、动力强;二是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潜力有待挖掘;三是文化产业辐射和带动能力强,盈利状况较好;四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更好地维护国家、区域文化特色。

2.从以上数据能总结出以下规律和特点

一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行业方兴未艾;二是文化产业未来发展预期是居民消费升级迭代的必然结果;三是政府推动是文化产业特别是公共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政策保障;四是区域的发展、文化形象开发利用和转型升级,是以经济发展作为外部形态和助推器,而文化的建设和内涵式发展则是内核和核心竞争力。

(二)谋定而后动是推动黄河宁夏段文化发展新增长极的内在要求

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区,上中下游三段,沿线大中小型城市超过60个。据统计,沿黄景区100余处,年均游客过亿。由此可以判断,黄河流域文旅经济发展未来潜力巨大,对于先行区建设和打造黄河宁夏段文化发展新增长极现实意义重大。

作为一个发展不平衡、不均衡沿黄省份,宁夏要建成一个“宜山则山,宜水则水”省区,就必然要求宁夏从文化视域出发,科学谋划能够助力区域发展的黄河文化发展战略,高举先行区建设大旗,竭力、深入挖掘宁夏最富有人文特质的黄河文化元素,赋予黄河宁夏段文化崭新内涵和时代价值,提升区域文化品位,加快建设以“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黄河安澜”为指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旨、以“六新六优六特”产业集束发展为依托、以全面实施经济发展“六大提质升级行动”等为突破口的沿黄新型高质量发展省份和沿黄文旅产业经济区,从而推动和助力先行区发展建设,落实好黄河文化彰显区等建设任务。

(三)科学提炼黄河宁夏段文化时代价值和人文精神内涵是构筑发展新增长极的核心和基础

繁荣和发展黄河宁夏段文化是构筑黄河宁夏段文化发展新增长极核心竞争力。一个省区是否具有持久吸引力、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最终要看它的文化资源禀赋、文化氛围、文化发展水平和文化功能能否得到有效发挥。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是以文化等软实力影响因子为客观评价的主要标准,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区域发展则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之,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主、客观能动因素,就会转化为核心创新动力和区域竞争力。宁夏作为亟待发展的省份,想要在竞争激烈的沿黄省区后来居上,理应厘清文化资源的存量和优势,科学凝练黄河宁夏段文化时代价值和人文精神,精准设计、着力谋划推动黄河宁夏段文化开发和发展新增长极。行稳致远、顺势而为,在文化经济迅速发展的“拔节孕穗”机遇期,顺应先行区建设与发展的时代要求、抓住关键历史机遇,建设具有宁夏特色和宁夏气派的黄河段宁夏文化,构筑和打造黄河宁夏段文化发展新增长极。

(四)开发相适宜、相匹配的具有显著区域特色的黄河文化是实现黄河宁夏段文化发展新增长极的必由之路

建设与自治区发展相匹配的、区域特色显著的黄河文化,急需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更加前瞻和科学的决策、更加创新和务实的举措,吸纳借鉴沿黄省区黄河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着力开发与黄河宁夏段文化的精神和时代价值建设吻合度高的高质量、高品质的区域特色文化产业、产品;打造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省区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支柱,高质高效完成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历史使命。

四、在全域旅游发展中开辟文旅产业宁夏路径是打造黄河宁夏段文化新增长极的政策保障

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区”创建单位,近年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宁夏全区上下积极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4个县(市、区)创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5个县(市、区)创建成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援引《中国旅游报》报道,自2022年起,一是宁夏将进一步建立党政统筹、部门联动的全域旅游领导协调机制,出台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支持性政策;二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推动城乡文化服务统筹发展;三是健全文物保护利用长效机制;四是开展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创评工作;五是在推进重大战略中拓展文旅产业新空间;六是在乡村振兴中激发文旅产业新活力;七是按照“十四五”期间构建“一核、四带、十八个重点发展区”乡村旅游空间格局目标,实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八是在全域旅游发展中开辟文旅产业新路径;九是立足区域优势资源,升级智慧文旅建设内涵,提供文旅新产品、新业态;十是健全配套设施等。

综合分析,我区将在资源、空间、要素、功能融合等方面做足文章,打造以先行区建设发展为主体、以内容创作为核心、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题、以数字智慧文旅为驱动、以文化品牌打造为要务、以全面融合发展为目标的集束发展创新模式。

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十四五期间,文化产业集束发展将成为宁夏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成为全区三产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先行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加速提升黄河文化软实力,当是先行区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五、存在问题

研究发现,沿黄省区对黄河文化精神和时代价值即“对认同中华文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等共同心理特征和精神实质”的认识高度统一。区域黄河文化之间由于地理环境、人文差异而呈现出的地域性和特殊性是造成区域黄河文化特质延续性不够、合作和联动机制缺乏、政策互补性不强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黄河流域文化整体性和区域黄河文化延续性政策研究有待加强。对全域黄河文化和区域黄河文化精神和时代价值相互统一的共同性和区域之间延续性政策研究挖掘不够。

(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区域竞争合作之间的窘境。黄河流域先行区建设合作开发、协同发展和区域竞争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协调机制。

(三)沿黄省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政策互补性不够明显。对如何做到既能统筹协调黄河流域先行区发展等宏观政策落实的一致性、区域之间协调配合、相互借鉴,又能处理好体现区域特色政策特殊性之间辩证关系这方面的梳理有待深入研究。

六、打造黄河宁夏段文化发展新增长极的政策建议

(一)黄河宁夏段文化精神和时代价值的传承和发扬是区域协调、平衡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先行区建设国家背景下,打造黄河宁夏段文化发展新增长极,将成为宁夏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因。从世界发展的共时和历时视域出发,文化要素的高质量发展对区域整体发展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是积极和正面的,推动文化传承和发扬的科学发展,就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宜山则山,宜水则水”的发展思想,落脚点和出发点是以文兴业、以文化育、以文治国、以文强国战略。着力建设和打造黄河宁夏段文化新增长极,是为自治区广大干群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构建创业干事的良好文化氛围和环境的科学举措。而传承和发展黄河文化则会随着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更迭升级,不断创新区域发展在新阶段新时代的崭新黄河文化特征。

(三)在区域竞争合作的背景下,文化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正相关性日益得到了历史和现实的验证。文中提到的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占比持续提升,释放出的强烈信号是文化要素无论是在扩大内需、双循环经济增长,抑或是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都有积极表达。也由此引申出对文化保护、文化服务和文化创新等文化要素推陈出新的战略思考和积极探索。而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发布的《城市·文化·创意:以文化和创意为支点促进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和包容性增长》报告,更加印证了作者的观点。

(四)高度重视黄河宁夏段文化建设发展和资源合理配置对推动打造黄河宁夏段文化发展新增长极的战略意义。充分发挥“两只手”协调配合作用,协调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政府宏观管理和调配资源等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区域文化建设和配套政策,优化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文化资源配置,科学规划黄河文化建设的时间空间结构布局,对接新增长极具体措施和实现路径,持续推进先行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落实。

(五)出台创新与全域黄河文化相适宜、相匹配的具有显著区域特色的宏观举措。一是面向黄河流域全面开放,彰显认同中华文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等共同心理特征和精神特质,开发与之匹配、显示度高的区域特色黄河文化产业产品;二是深入挖掘创新围绕黄河宁夏段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人文精神,通达其与现实中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低碳环保、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价值观的一致性和延续性,区域之间合作联动、政策互补、相互借鉴;三是既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又把黄河打造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实现统筹协调黄河流域和区域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四是秉承黄河文化精神和时代价值,以黄河文化博大的精神源泉,面向未来、面向国际、面向黄河流域,高质量推进先行区发展建设,着力打造黄河宁夏段发展新增长极;五是以黄河宁夏段文化精神和时代价值铸牢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韵”,抢抓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先行区建设发展所寄予的厚望和历史性机遇,铸牢上游意识,肩负起黄河宁夏段文化发展新增长极、黄河文化彰显区和先行区建设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信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持续发力、锐意进取、创新创业、积累沉淀、久久为功,一定会让黄河宁夏段文化精神和时代价值转变为新时代新阶段宁夏各族儿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可持续发展、如期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源源不竭的精神滋养。

(作者: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马军)